藏书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藏书阁 > 小字阿狸 > 第二十六章生死相许

第二十六章生死相许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阿狸哼道:“说得好听,你还不是把我送给皇太……”

不待她往下说,朱高低下头来一下子吻住她的嘴唇,阿狸吓了一跳,想要挣脱时却被他双臂箍得不能动弹,她感受到朱高燨的炽热气息,也不禁面红耳赤,慢慢地深陷其中,一时神思恍惚,直到喘息困难的时候,朱高燨方才放开她,在她耳垂轻声道:“以后你说一次,我就亲你一下。”

阿狸娇羞不已,不禁道:“你,你还……”朱高燨便又要俯下来亲她,她急忙把脸转向一边,求饶道:“我不说了,不说了。”

朱高燨微微一笑,目光灼灼。阿狸忙用力推开了他,躲在一边,大口大口地喘着气,心下道自己这么一个现代人,居然被个古代人搞得狼狈如厮。她本待出口再说什么,只见朱高燨似笑非笑地看着她,心下一慌,忙叫道:“阿绣阿绣!”

朱高燨摇摇头,道:“你叫她有什么用?”

阿狸忙道:“我饿了,要吃些东西!”朱高燨看看她,便扬声道:“阿锦阿绣。”

外面阿锦阿绣闻声进来,阿绣咧着嘴马悄笑,阿锦嘴角也似有笑意,阿狸面上不禁又是一阵发热。朱高燨不在意她们,道:“准备些吃的来。”

阿锦早就准备好了,立时端了上来,摆了一桌子。阿狸是饿极了,拿起一只包子咬了一口,却见大家又都出去,朱高燨独坐在一旁看着她吃。她不好意思起来,道:“你们都吃过了吗?”朱高燨笑道:“她们自去外边吃,我看着你吃也就饱了。”

阿狸斜睨他一眼,却是满眼情意,道:“这样单独跟你在一起吃怪别扭的。”朱高燨一笑道:“这是为何?”阿狸道:“不为何,就是别扭嘛。”朱高燨笑道:“这可不行,以后要习惯才好。”

阿狸一边吃饭一边跟朱高燨唠着她这一年里遇到的各种事情,朱高燨静静地听着,不时看她一眼,眼中满是爱怜。

待她讲完,朱高燨道:“你这一年都没有去过汉王府里吗?”阿狸道:“我只是在他那个农庄里,却从来没有往他王府去过。”朱高燨道:“怪不得呢。如果在王府之中,我们一早就会得到你的消息。”阿狸心中一动,笑道:“你们在王府中有细作啊。汉王其实早就知道了,所以才把我安置在农庄里。”

朱高燨微笑道:“你这一年来没受什么苦,我便放心了。也要多谢汉王二哥,看来他对你不错。”

阿狸笑道:“说实话,他对我确实不错,这一年多亏他的照顾,不然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呢。”她不禁想起与朱高煦相处的种种事情,道:“我觉得汉王殿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,文武双全,上马英雄盖世,下马柔情似水,这样的男子天生就是女人的杀手,你看看苏樱就知道了,难怪苏樱会抛弃了慕容。”说完心中自思这样替朱高煦讲话,是不是太对不起慕容秋风了?慕容秋风怎么着也是她的至亲表哥啊。

朱高燨瞅她一眼,却不言语。接着阿狸提到此次来苏州途中,经过南昌西山,路遇宁王朱权之事。朱高燨神色一怔,道:“你们还见了十七叔?”

阿狸见他神情有异,便道:“是的。怎么,有什么不妥?”

朱高燨沉思片刻,道:“我只是想二哥胆子也太大了,私自外出还罢,居然还去与藩王见面。如果传了出去,怕是要连累了十七叔。”

阿狸想起朱棣的手段,便担心道:“那皇上会不会杀了宁王?”

朱高燨又是沉默半晌,道:“这些叔叔当中,父皇与十七叔最为交好,我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时候,十七叔到宫中朝贺,与父皇每每把酒畅谈,两人看起来情谊匪浅。十七叔对我也是极好,每每来到宫中,总是拉着我问长问短。只是后来十七叔封地改为南昌,这些年父皇经常北巡,我也多在宫外,倒没再见过他。二哥此番与他相见,却不知所为何事。如果只是单纯拜访倒也无妨,否则就很难预测了。”

朱高燨担心朱高煦与宁王相互勾结,意有所图,又危及到太子朱高炽的位置。阿狸看他神色便也猜出个七七八八,便道:“放心了,你那个太子哥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,恐怕下来你倒是又要担心你二哥了。”

朱高燨一惊,问道:“我二哥又有什么事情?你怎么知道?”阿狸嘿然道:“我是狐仙啊,自然什么事情都知道的。”便埋头喝粥。朱高燨见她不说,也不再追问,一笑了之。

阿狸提及在乐安农庄的日子,朱高燨忽然道:“你在汉王府之事也就你知我知慕容秋风知道,不要再与别人提及了,尤其是这次你随着汉王来苏州之事,竟是忘了吧,二哥是不能私自离开封地的。”

阿狸点头道:“我当时也是这般问汉王,谁知他没事人一样,阿樱姐姐亦说无妨,想来他们也想不到会在这里遇到了你,竟生出这么些变故来。”

朱高燨道:“二哥一直仗着父皇宠爱,无所顾忌,他想着即使父皇知道了也奈何他不得,却不知太过骄奢,必招祸至,他去年因徐野驴之事被斥,但愿这次不要被朝中言官再抓住把柄了的好。”

阿狸道:“汉王是狂妄了些,胆大也颇大。”不禁又想起朱高煦与锦衣卫纪纲的来往,心下暗道这些事情还是不与朱高燨讲的好,免得他又担心,反正朱高煦所作的事情,朝廷里日后会查清楚,朱高煦对她不薄,她却不能去作那些忘恩负义之事,而且,这些事情她也只是猜测,并没有真实凭据在手。便道:“在乐安时我也只是住在农庄,与外界接触颇少,确实不晓得汉王的事情。你说得对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我以后竟不提了。”

两人慢慢说着,竟似有说不完的话,这顿饭竟吃了两个时辰,期间阿绣过来添些茶水。后来阿狸方才悟到夜已经很深了。她道:“啊呀,这般晚了,误了大家休息。”又叫阿绣道:“阿绣,我还与你一起睡啊。”

阿绣看看朱高燨,朱高燨微微一笑,道:“且随她去。”

阿狸打了个哈欠,一把拉住阿绣,道:“好阿绣,我们睡觉吧。”阿绣还未开口,朱高燨道:“你陪她去吧,她也倦得很了。”阿绣忙答应了,与阿狸一起出去。阿锦自来侍候朱高燨就寝。

阿狸与阿绣一离开朱高燨,阿绣就笑嘻嘻地道:“好啊,天天说跟我多好多好,竟说也不说偷偷跑去出这么长时间!你好意思再见我吗?”阿狸陪笑道:“好妹妹,你最是体谅我的了,不会跟我一般见识,对吧?你不知道我在外面多想你,我最想你了。”阿绣撇撇嘴,道:“鬼才知道你想的是谁呢。以后可别再姐姐妹妹地叫了,我承受不起呢。”二人说着到了房间,阿狸一头倒在床上,哈欠连天。阿绣道:“倒像多少天没睡一样呢,你倒跟我讲讲你在外面的情况啊。”阿狸困道:“等明儿起来了再讲给你听。”

一宿无话,次日清早,众人聚集一堂。慕容秋风一见阿狸就往后退了几步,提防阿狸再找他算账,哪知道阿狸早就将昨日之事抛到脑后,笑嘻嘻道:“慕容早。”

慕容秋风闻言叹道:“这是多久没听到这个招呼了呢?”心中竟然颇有些感动,不过感动过后却又有些后怕了。

阿狸不理睬他,又对扶风道:“扶风,早。”扶风含笑点点头。阿狸又对阿锦阿绣道早,最后与朱高燨四目相对,微微一笑,眉目舒展,两人虽是不说话,心却似更近了。

慕容秋风嘲笑道:“什么时候变得这般啰嗦了,竟一个个地都招呼到了。”阿绣笑道:“她一直话多的,你又不是不知道。”阿锦道:“虽是啰嗦些,倒是还记得大家,也难得了。”阿狸笑道:“我不记得谁也不会不记得你的,锦姐姐。”

慕容秋风道:“四殿下,我们还是继续前往南京么?只是昨日已惊动了苏州官府,怕府衙人会过来叨扰你。”

却听到一人笑道:“他们没来,我倒先来叨扰了。”

众人回头看去,却是百里飞雪走了进来。慕容秋风大喜道:“飞雪,你怎地来了?”

百里飞雪与朱高燨见礼,又看到了阿狸,很是吃了一惊。叫道:“阿狸,真是想不到,在这里能见到你。”又向慕容秋风道:“你们什么时候找到她的?我们竟然一点也不知道?”慕容秋风道:“我们也是这些日子方才找到这个丫头,没把我们折腾死。”

百里飞雪喜道:“这要马上告诉皇太孙殿下,他一直都惦记着,我来的时候还再三嘱咐让人沿途找寻。”

朱高燨微微一笑,他自然知道朱瞻基一直没有放弃找寻阿狸。一时众人坐下来,细说别后之事。

百里飞雪道:“皇太孙殿下已到了南京,让我先来迎接你们,我昨晚到了苏州,听到驿站的小吏讲抓住一些歹徒,竟好像是慕容大哥的行为,今日一路打听过来,倒也好找,就找到了你们。”慕容秋风道:“只可惜还是让他们跑了一个,想他们不过是泼皮无赖之徒,随他去吧。”

朱高燨道:“皇上也到了南京么?”百里飞雪道:“皇上要晚些日子,太孙殿下先过来。本来要亲自来迎接四殿下,却是听到些消息,要与太子殿下谋划,就耽误了下来,让我前来,嘱咐接到了早日回京城去。”

一时几人商议次日便回南京。正当大家闲谈之时,便看到客栈外面有人过来探头探脑。慕容秋风道:“看来是府衙的人过来了。”

朱高燨心里不欲与他们多有来往,便道:“此处是非之地,我还是少见他们为好。”

便让慕容百里留下来代他照应,自己则带着阿狸扶风从后面出门,到街上闲逛。

阿狸也就那日在茶楼看了会子评弹,整个苏州城倒没怎么逛过,加上与朱高燨刚刚见面,二人有说不完的话,便慢慢地随意在街上闲走,边走边聊。扶风却也识趣,带着两个贴身侍卫远远地跟着二人。

一时到了中午,街上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地很是热闹。阿狸忽然闻到一股淡淡地酒香之气,便四下找寻,只见旁边有一家很小的饼铺,一位银发老人正在炉边忙活着翻烤,炉边放着几个已出炉的圆饼,油润晶莹,色彩诱人。阿狸不觉走上前去,那老人笑道:“小娘子想吃酒酿饼?”

阿狸道:“这个饼叫酒酿饼?长得跟月饼差不多。”

老人笑道:“这与月饼不同,是以酒酿所制,热食最妙。”说着便递与阿狸一块,道:“小娘子尝尝看,小心烫着。”

阿狸便接了过来,咬一口,只觉入口香甜,软糯柔韧,咀嚼后更有一股酒酿味道出来,清新之极。她不禁赞道:“好吃!”回头来扯下一块来,塞到朱高燨的嘴里,朱高燨就着她的手吃了,亦觉味道甚好。

那老者见二人称赞,心中欢喜,又见朱高燨风采出众,便又给二人递上两块来,阿狸接过来递与朱高燨,自己边吃边赞不绝口。那老人便笑道:“这酒酿饼又叫救娘饼,这里面却是有个故事呢。”阿狸便忙让他讲来一听。

那老人便道:“酒酿饼,即救娘饼,讲的是张王的孝心故事。”

阿狸不解道:“张王?那是个什么亲王?”她看向朱高燨,朱高燨也摇头道:“没听过有这么个藩王。”两人俱看向老人。

那老人笑道:“这个张王,是当年的大周皇帝张士诚。”

张士诚与朱元璋、陈友谅都是元末起义的首领,当年三人称霸割据,张士诚所辖之地多在江浙,先自称诚王,后改为吴王,国号大周,年号天佑。朱元璋收拾了陈友谅之后,便开始对付张士诚,张士诚地处富庶之地,且将士同习,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攻了好久才将苏州城攻破,张士诚被俘,却宁死不降,绝食而亡。

朱高燨听到张士诚的名字,脸上微微变色,他自然知道这个人是他们朱家的死对头,看看阿狸,便对老人道:“老人家,你如何称他为皇帝?小心被官府之人听到了,惹来些麻烦。”

那老人却笑道:“张王当年在苏十余年,轻徭薄赋,保境安民。姑苏百姓莫不称之为好皇帝。后来大明皇帝派了几十万大军围城,数月城破。可笑后世之人只道是明将士作战勇猛,攻下这苏城是志在必得。岂不知苏地的百姓心里明镜一般,知道城破非是那明军将领能征惯战,而是张王担心全城百姓遭受兵戈之苦,无奈令全军归附,可是他自己却宁死不降,绝食自亡。张王的这份恩情,我们整个姑苏百姓莫不感念,世代相传。我也知道现在是朱家的天下,但张王对我吴人仁厚,我们不敢忘记。二位看起来亦非本地之人,相貌也很是良善,自然不会去官府举报于我。真个若被歹人听到传至官府,我一把年纪了,也没几日可活,也任由他们去吧。”

阿狸朱高燨见老人心里坦荡,倒也佩服。阿狸转脸轻声对朱高燨道:“张士诚也不过跟你爷爷争过天下,你这都第三辈了,怎么还对人家耿耿于怀?”朱高燨便也微微一笑,道:“我哪里计较于他,只是担心他不要被人告了去的好。”

阿狸便对老人道:“老人家,你只管说你的,我们是外乡人,也只当听个趣事,没什么打紧的。”

那老人听得开怀一笑,手却不时上下翻着炉内烤饼,又递给阿狸一个道:“这个是豆沙馅,你再尝尝看。”阿狸便接了来分开一半与朱高燨。

那老人慢慢地又道:“当年张王未发家之前,受元朝官府通缉,只身背着老母亲王太妃来到这里,身上已经没有半文钱,可是王太妃饥寒交加,奄奄一息。这个时候有一位路边长者看到,便将二人带回家中,那长者也是家徒四壁,家中只剩下一点酒糟,便以酒糟作了张饼给王太妃吃了,救了太妃一命。后来张王在苏州称王,想起这份恩情来,寻到当日那长者百般感谢,将那饼称作救娘饼,又下令每年到寒食节时,各家都要吃这种饼。再后来张王过世,大明皇帝掌管了天下,苏州官府怕朱姓皇帝责怪,便不许再提救娘饼,百姓亦慑于官府之压,便将这饼改为酒酿饼。”

阿狸点头道:“啊,这便是酒酿饼的来历了。好,说得好。那张王仁孝,难怪你们要记住他了。”

老人指了指远处的街道,道:“那条街我们叫作皇废基,曾是张王宫殿地址。只是可惜当日城破之时,王妃刘氏带着张王所有姬妾并两个幼子,登上宫中一座高楼,令人在楼下面堆满柴草,下令放火烧了整个宫殿,只可怜各位王妃夫人并两个王子都葬生火海,那王宫也被焚之一炬,不复存在了。”说着连声叹息。

阿狸听着不禁恻然,便道:“真是令人敬叹。只可惜这张王满门皆亡,从此以后便再无香火延续了。”

那老人亦复叹气,道:“便是这样。”

忽见远处不时有人在地上插些香烛,点燃祭拜。阿狸心中奇怪,正想开口,那老人也看到了,便解释道:“那是有人在烧久思香。张王曾名为九四,吴地之人怀念张王功德,每年七月三十日便在此处为他烧香,明日便是三十,会有更多的人来此祭拜。因为祭拜的人多了,也曾让官府起疑,有官差便来查处。为避官府麻烦,我们便假借为地藏王菩萨烧香,明是祭‘藏王’,暗地里是拜‘张王’,烧的香叫作久思香,其实却是九四香。在我们吴人心里,终是将张王看作是吴人的皇帝了。”

阿狸看看前面香烛星星点点,悄悄对朱高燨道:“这张王一家人倒颇有气节。看你爷爷把人家逼着家破人亡,真是惨啊。”朱高燨恐老人听到,便瞪了她一眼。

老人随手翻着炉内酒酿饼,一边叹道:“每年的七月三十日,吴地的人便来这里烧香,祈求张王保佑能风调雨顺,有个好收成。”

阿狸便道:“姑苏一带向来为富裕之所,一般也没有很大的自然灾害,想来你们的衣食也是无忧。”

老人又是一声长叹,道:“衣服无忧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。江浙一地虽然富庶,但徭役赋税却是寻常州府的三十倍。只有风调雨顺才可勉强缴足税负,如果遇到天灾人害,那便也只有卖儿卖女了。你说官家如此苛待我们这些百姓,叫我们怎么能不时时记起张王的好呢?”

老人家又是一翻感叹,此时过来两人买饼,朱高燨趁机拉着阿狸走开,又令扶风在炉子旁边放下些银钱来。

阿狸被朱高燨拉着走出一段距离后,便甩开手道:“你看百姓说你们老朱家做皇帝不好,便不爱听了,急急地拉了我走。你怎么不听听民声呢,把这些百姓心声传给你爹爹兄长,让他们聆听民间之声,体恤民情,也好治理国家嘛。”

朱高燨道:“我若不拉你走开,你说不定就害了那位老人家了。街上人来人往,保不住有哪些人心怀叵测,到官衙举报了老人,岂不害他临老了不得善终么?”

阿狸忙向四周看了看,周围贩夫走卒确实不少,便道:“也是,你们大明朝的别的还不敢说,就是盛产特务,这些人中说不定就是些锦衣卫啦厂卫啦什么的,你又身份特殊,没准也有人暗暗盯着你,没的倒连累了老人家。”说着便与朱高燨走开了些,心中却又是好奇,便又问道:“那个张士诚真如那老人说得那般仁义么?”

朱高燨想了想,道:“当年张士诚不堪蒙古人暴政,奋而起兵,与元兵也打过不少仗,我们汉人能将蒙古人赶出中原,他的功劳也不可抹杀。他在江浙建立大周,减免赋税,并且令军队与当地农民一起垦荒种田,兴修水利,发展农桑,又鼓励办学,招徕四方之士,那些年江南确实一片歌舞升平之盛况。及至高皇帝得到天下,因为江南富裕,所以对江浙的赋税征收高于平常州府,这也说得过去。自古以来江南便是纳税大省,高皇帝作些决定也无可厚非。”

阿狸听他言语之中似有为朱元璋开脱之疑,便撇撇嘴道:“你爷爷分明就是嫉恨苏人心中只记张士诚,便对江浙着力打压,却被你说得这般冠冕堂皇。也不害羞?!”

朱高燨本也有些这方面的私心,被阿狸一语道破,也颇无奈,只得在她头上敲了一下,却不说话。原来朱元璋当日起兵,一举消灭陈友谅后,意气风发,想着趁机也灭了张士诚,没想到张士诚却比陈友谅难对付,两军交战多次,张士诚的军队让朱元璋费劲心思,他派出徐达常遇春等善谋善战之人去攻打江浙之地,到了苏州却是久战不下。后来在苏州城外围困张士诚几月,软硬兼施,张士诚拒不投降,令朱元璋火冒三丈。再后来苏州城内渐渐开始缺粮,张士诚为着全城百姓,下令所有兵士不再抵抗,朱元璋才攻入城内,张士诚城破自杀时被属下拦阻,被俘后绝食而亡。朱元璋占领江浙后,想起张士诚的顽固,再加上吴人多有硬气,他便对吴人多有不满,对江浙地方实施一些苛政:江浙富裕,他便加大税政;吴人多富户,他便令富人迁徙,把土地没收了;吴人多好学问,他又打压吴人,不令他们担任朝中重要官职,尤其是户部尚书,他怕江浙人担任户部官职会有私心,便定下规矩来不用江浙之人。长此以往,民间便也传出种种议论,多说朱元璋存心报复张士诚,故意折磨江浙之人。朱元璋那本是泼皮之流,他哪里在乎他人议论,依然我行我素。今日烤饼老人之言,实在是道出吴地之人的心声,朱高燨心中明白,却因为朱元璋是自己祖父,也不好多加评判。此时听阿狸取笑于他,也只有一笑了之了。

两人又逛了半日,也是感觉疲倦,便也折回头来,返还客栈,好在慕容百里已将那苏州巡抚打发走了,朱高燨也免受其聒噪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